2009/3/11

關西散記(7)

最後(應該是最後)就是景點們了。(完蛋了我在想,是不是在寫完關西之前什麼也動不了,剩一堆紙屑字條。)

妏的行程安排中有不少代表性景點,匆匆在四天裡走過,但還有非常多想去的地方呢,如果有一個月的假期就好了。不,兩星期就好。(同樣貪心)

去京都幾乎免不了要去金閣寺。(雖然祇園啦哲學之道啦都沒去...一開始建議乾脆去伏見稻荷神社...晴明神社也來不及)進寺廟前的石子路因為雨天浸潤的關係顯得有些泥濘,兩旁的樹高大參天,正確的寺名應該是鹿苑寺。由於不太熱衷,很快地就被我走完了,人們卻還是絡繹不絕。反倒覺得寺內眾多的植物們比起貼著金箔的建築有趣得多。而北野天滿宮正值梅花盛開,抵達時已經接近傍晚了,一個小朋友穿戴著松鼠裝,眾姐妹便嘩地圍上前,和日本爸爸閒聊了起來。清潔人員眼力極好地默默又迅速夾起比花瓣大不了多少的紙屑(驚)。

還有清水寺我寫過了嘛?

也去了陶版畫名庭。陰天無法看見安藤忠雄的光影魔術,但這麼近這麼細緻去看清明上河圖!雖然被切成了兩截,還是相當驚人;忍不住想著為什麼一個地方可以容納最後的晚餐,秀拉的午后,雷諾瓦,以及最後的審判。那些猙獰的推擠呈現在大幅壁面,不知道西斯廷教堂裡會是什麼更駭人的模樣。



















這在空中庭園展望台是我喜歡的照片之一。

我不知道高度是多高,也無法望下認出大阪的任何建築,何況位於梅田,和我們幾天前走的地方都不同。但是天氣很好,三個警衛在圓環似的觀望台穿著風衣駐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在法善寺橫丁一小區閒逛著,等待上方浮世繪館開館。在wiki裡是這麼定義的:「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,起源於17世紀,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、風景、和戲劇。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(日語稱為錦繪),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。」但應該是一開始由手繪,才漸進到版畫。館裡的作品幾乎全是戲劇海報模樣,雖然非常精緻厲害,但無法說喜歡。我印象中黑澤明的「夢」裡有一則講梵谷,其中的「昂格拉橋」那種清麗被稱為浮世繪畫風,我反倒是喜歡那樣的。

去海遊館倍感壓力,因為非常怕水。看見魚群,鯊、魟、章魚、企鵝、海豹、海豚...以至水母。透明的反覆迴遊的水母。觸腳糾纏的水母。發出螢光的水母。那麼那麼遠的世界,要被陳列在身邊。然後天保山摩天輪由於在夜晚搭乘,沒有任何可怕的眩暈感。往下望一片漆黑與燈,亮晶晶。


其他就想到再寫了。好像散落的東西一一被收回,目前差不多了這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