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發前查了天氣,也問了已經先到的朋友,答案一律是大晴。我把傘排除在行李外,很不湊巧前兩天烏雲密佈,第三天就下起雨。住的小房間沒有對外的窗,下樓後才知道,地上一片溼濘。
行程很隨興,下起雨,為了等待一間下午二時才開的書店,我們就在國際會議中心消磨時間。
望下看是快線和進出的旅客。

IFC很大,不知道是幾棟建築連在一起,為了躲雨和等待,從ZARA逛到DYMOCKS,雨還是下個不停。行人天橋很多,不知為何擠滿了菲律賓人,搭紙板一群群團在一塊。

去搭山頂纜車的晚上全是霧氣,沒上觀景台,霧已經濃得什麼也看不清。乘坐時感到斜坡的壓力,心想這真是太奇怪的交通工具。
吃食計有:
Day 1
海安咖啡(西多士+鴛鴦)、翠華餐廳(三菇飯)
Day 2
香港大學餐廳(雜菜咖哩+熱奶茶)、義順燉奶、美都餐室(茄蛋三文治+熱紅茶)
Day 3
蘭芳園(菠蘿包+熱奶茶)、海港城大家樂(熱奶茶)、海港城citysuper(咖哩餃)
Day 4
BugerKing(Apple Pie+Fries+熱奶茶)、朗豪坊池記(冬菇麵+熱奶茶)
在海港城大家樂被點餐的服務員搞得非常氣,回想還是餘怒未消,當時只想著不想影響同行朋友的心情就算了。因為非常想吃薯條,第四天就到速食店吃早餐,店員比客人多,大概是因為星期一。喝了太多熱奶茶,還是覺得很好喝。

(幾百年沒吃的漢堡王)

(美都餐室向外看,就是廟街夜市)
很大一部分時間在找書店。書店的價差好大,有些把定價抬得很高,連鎖店一般照定價,也有二手書打到十分低廉。走逛過的書店記得的有:三聯書店、尚書房、人民公社、書得起、庫柏利克、中南、PALACE、DYMOCKS、PageOne、森記、中華。好像還有幾間但忘了名字。在尚書房買了明日風尚,歐陽應霽的雜誌,在書得起買二手書介紹井上理枝作品,在庫柏利克買斑駁日常,在森記買香港短篇小說選(96-97),在中南和DYMOCKS買明信片。大一點的書店如三聯、中華,幾乎是全是經典書與暢銷書,魯迅和張愛玲都可以有一櫃,另一櫃擠著董啟章梁文道西西小思。庫柏利克許多自家書,葉愛蓮鄧小樺李智良,香港插畫家鄒蘊盈的作品自有一區,在IFC裡的PALACE只賣DVD和文具,亦有不少鄒蘊盈周邊商品。人民公社的售價貴得離譜,PageOne幾乎60-70%是原文書,DYMOCKS則100%英文書。在PageOne看上一本"more things like this",想著也許誠品可以買到,結果回來查沒有。
答應要幫朋友找的痠痛軟膏沒找到,帶上的8M也沒有用。以為會晴天的啊這樣也許會喜歡一點。短暫而擁擠吵鬧,某些人的溫情,無止盡的shopping mall…
回到捷運圓山站,覺得馬路好寬闊,車廂明亮,夜晚靜寂。
在海港城看到海的時候真的很想待在外面!!可是好冷又下雨...
回覆刪除十幾年前的香港應該大樓比較少、比較親切吧:)本來也想去離島,但是冬天很冷就算了。真的,如果住的地方可以看海實在很快樂…(不過我現在也是每天要花快2小時上班,但沒得看海: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