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/6/13

Impressionism...














星期天去看畢沙羅,展出的只有收藏在牛津大學美術館的畫作,沒有這張wiki裡看到的蒙馬特大道(好可惜!)。店裡有TASCHEN UK出版的一系列Basic Art畫集,其實自己偏愛的是達利和克林姆,或者高更,或者卡蘿,或者更多人喜歡一點的馬諦斯和梵谷(私心偏好畫家具有強烈的意圖);但K提到很有趣的問題,為什麼畫家會選擇那樣的景色去作畫?(也就是,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任何一個尋常的風景)或者是說,對他們而言,那裡有特別的意義嗎?我想到有一幅是畢沙羅畫他的妻子在窗邊縫紉,一個胖胖的婦人,神情專注;好玩的是,畢沙羅將雕花的窗框、頭髮的光澤和衣料的皺摺感都畫得相當生動,只有手部的動作被切斷了-如果畫作名稱沒有縫紉,誰知道畢沙羅夫人在做什麼?大概縫紉對畫家而言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吧。展出中特別喜歡他的市場系列,其中有張練習稿特別畫了婦女側面的頭巾/崁肩,很美。不過市場的感覺好安靜(印象派的關係?)。

另外也有其他畫家的作品,印象最深的是柯洛(jean-Baptiste-Camille Corot)的某張版畫,筆觸細緻,美得教人屏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